8月2号晚上,巴基斯坦旁遮普的木尔坦军用基地,气氛是真的不一样。那会儿穆尼尔元帅亲自下了命令,两架刚出炉的中国直-10ME武装直升机轰鸣着升空,场面相当燃。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就是常规换装,但我总觉得,这种时刻,像是要发生点什么大事。巴基斯坦的陆航部队,好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“翻盘机会”。
顺带一提,印度那些阿帕奇不是前不久还挺得瑟地跑去拉达克吗?结果三天过去,新一代“巴铁神机”就悄无声息地登场了。你说这巧不巧?速度和节奏背后多多少少透露着点中巴之间的默契棋路,真要细琢磨,味儿还挺重。
其实这次可不是啥道听途说,环球时报、阿拉伯新闻,包括网易都有报道:8月2日,巴基斯坦正式把中国的直-10ME纳进陆航战斗序列,穆尼尔元帅本人还站在木尔坦主持部署仪式。
这型号武直,不只是射程大于20公里那么简单,CM-501XA巡飞弹、TY-90空空导弹这些全上阵,高原适应性撑到阿帕奇的三倍都不止,说实话,这玩意儿看着就像个为雪山和密林量身定制的狠角色。
最逗的还是一上来就部署在离印控克什米尔不到300公里的地方。谁说巴基斯坦是“装备收藏家”?这分明是要把新家伙搬到最前线实打实地干仗——不摆造型,玩真的。
那直-10ME到底为啥在高原上这么吃得开?有些人不知道,其实拉达克那块地方,阿帕奇遇上极端天气动力掉档、维护费劲早不是新闻。而直-10ME主打的就是高寒高原专用,什么国产航电、复合材料机身,用起来就是不娇气。火力展示那天,现场一下就锁定了“敌方”T-90的集群,隔着山谷都能把巡飞弹丢过去,准确率高得让旁观的印度军官都快破防了。
CM-501XA这弹药,别管啥装甲群、火点、碉堡,统统能招呼到。TY-90空空导弹,一句“打不着人还能护自己”,小型无人机甚至飞来飞去的敌方直升机都能怼回去,安全感妥妥的。
有网友就说了:
“巴铁要打‘狼群战’,不是堆人头,是开‘智能机甲’打群架。”
这画面,想想还蛮科幻。
另外很多人会觉得,这又是中国武器卖出现象,实则外行。某种意义上,直-10ME扎根巴基斯坦,是中国军工走出去的“升级版”——不是光卖装备,而是玩起成体系闭环作战了。
比如说,巴基斯坦歼-10CE能帮直-10ME盯空,ZDK-03预警机随时在耳边传信儿,直-10ME负责点名消灭目标,后头VT-4坦克往上顶。这一套组合拳下去,印度那些传统坦克—炮兵阵地那点老把戏,估计效果也就那样了。
顺便说下,直-10ME不仅对准了印度,在巴各种局部反恐任务里,也能发挥作用。巴方都说了,这东西打游击、点穴突袭,等于一把“山地飞刀”。再加上中国情报系统搭配,光想想就觉得巴那几个山区的武装分子要头疼了。
说到底,巴基斯坦为啥会选中国货?不是“兄弟”义气,更不是啥高大上的政治口号,大实话:这活容易算经济账。
光装备买下来,直-10ME比印度阿帕奇那套要便宜多了,大约只要三分之一。备件也好找,修起来没那么费事,谁还怕断货?实战测试那会儿,歼-10CE和VT-4一起“凑热闹”,没谁掉过链子,反倒是印军的阿帕奇和T-90三天两头小毛病不断,这对比,真是活生生上一课。尼泊尔那边研究还显示,明年印度军费35%都是为旧装备“续命”而砸。巴铁这一波,花小钱换新装备,合算极了。
说起来,更让我佩服的是中巴联合创新那一步。面对印度S-400防空系统威胁,两边现在都在搞反辐射无人机,还试验“快反小队”,啥叫灵活应变、需求—研发—部署一体化,这就是例子。有时候别光想着大国怎么压人,像巴基斯坦这种中小国家,有了中国军工的支持,小成本也能翻身当主角。
有圈内人还调侃:
“中国可不是只会卖机关枪,现在卖的是一整个体系。”
说得有点意思哈。
外交这块也同样精彩。你看穆尼尔上个月还在美国谈F-35,这转身没多久,又跟咱们签新装备,这就叫“两头下注”。一带一路、中巴经济走廊有054AP护卫舰护航,经济和安全一把抓,美印那套“印太战略”,感觉在南亚变得越来越边缘化。
总觉得这些大国“微操”,其实底层逻辑,还是为了自己国家多留点选择吧。要我说,再过段时间,说不定中巴还真能玩出联合研发、线上联指的套路。
最后,小小畅想一下。等后面直-10ME继续加码高原,大批歼-10CE护航,054AP在远方兜底,这中巴协同阵仗会是什么光景?
我挺想问问大家:中国的大体系“出海”,到底有没有吸引力?如果下一个上量的是无侦-20还是Z-20(我其实挺喜欢Z-20的,多功能嘛),你会更期待哪一款?有啥理由,也欢迎评论聊聊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热丰网-手机股票配资app-江西股票配资-免费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